扫一扫二维码 可收获一大把

2015-11-9  

   在“互联网+”成为热门词汇的全媒体时代,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我是先生》近日在北京举行“泛娱乐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创新”节目研讨会。节目不仅在研讨会上,赢得了国家广电总局和专家学者们的好评,有个创新举措更让网友叫好,即让观众在荧屏上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报名参加《我是先生》中那些人气先生们在微信上开设的“微课”,而网友上了“微课”后在网上写出“微课”笔记,又让更多网友分享,有效地实现了二次、三次传播……

  已成电视“标配”

  目前,在电视荧屏上让观众扫一扫二维码的节目不少,从电视剧到真人秀、综艺节目、文艺晚会都有,如央视《星光大道》、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电视剧《琅琊榜》等,但不是让网友猜一猜相关选题以赢得奖品,就是让你观看相关片花絮和宣传片。虽然,“二维码”几乎已成电视节目的“标配”,但大多还是停留在推广自身节目的层次上。就连央视春晚动用了摇一摇的方式,让全国观众在除夕夜上网去争抢红包,也同样没有脱离吸引眼球的层面。像《我是先生》这样利用二维码对节目内容进行再度开发却十分罕见,它深化了节目,扩展了内容,让更多观众受益。

  《我是先生》节目由央视《开讲啦》的制作方唯众传媒原班人马打造,从明星开讲到先生开课,这两档节目在气质上一脉相承,体现了制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担当。

  “微课”让人分享

  唯众传媒总裁杨晖对本报记者介绍说:“我们选择上课的先生有4个标准,讲课有实力、教学有成果、表达有特色、为师有情怀,都是些最受人们欢迎的那些名师。利用二维码开设"微课"能让更多网友分享这些老师的文化知识、智慧结晶。”这一节目在全国包括台湾地区网罗了近万名先生,从中选优,登上荧屏讲课的有66位先生,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研究权威龚鹏程等。最后,再选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中南大学“女神老师”孔玮、重庆西南大学国学教授李达武、安徽六安实验中学语文老师陈巨飞等10位人气先生开“微课”。挑选标准可谓“千里挑一”。由于报名者众多,每位先生“微课”只能有500位网友参加,10位先生的“微课”有5000人参与,但先生们所讲的学问、知识、思考、观点,通过网友晒出的“微课”笔记让更多人进行分享,引发了更多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冲动。电视节目通过新媒体不仅大大增添了与观众的亲密接触,而且更深入地开发了节目的文化内容。

  犹如贴身导游

  扫一扫二维码,不仅扫出了更多的电视内容,也能扫出更多的文化资源。前不久,抗战纪录片《营救克尔》在京举办首映式,与此同时推出的多媒体专著《逃出生天——美军“飞虎队”克尔中尉香港历险记》亦配套出版,书中植入了21处二维码,读者可用手机扫描就能观看到纪录片的相关视频。

  逛景区,最怕的就是看不懂文物的历史价值。在北京十三陵景区,明十三陵长陵、定陵、神路三个景区全部覆盖了免费WiFi,景点都贴上了小小的二维码,游客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不仅可以迅速了解景点的历史知识,还可获知景区周边的饮食、住宿等详细信息,犹如一个贴身的导游在服务。

  推动文物开放

  在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上海武康路上,汇集了许多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由于那里推出了上海首个优秀历史建筑二维码应用试点项目,游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图文并茂地了解到每幢老房子的发展变迁,以及曾居住在此的名人轶事,从而实现一边游览老建筑,一边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但同样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陕西北路,就没有这样的幸运,由于沿街21处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大多对外关闭,怀恩堂、西摩会堂、崇德女中等个别景点也仅限于在国家博物馆日象征性地对外开放,使这条历史文化名街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由此,人们要求用二维码的方式通过WiFi进行“虚拟游”的呼声很高。有业内人士指出,若让二维码在暂时还不能开放的那些文物景点外出现,既能满足部分市民需求,也能以此推动文物对社会的开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