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点为刑案涉案财物生成二维码,扫一扫可追踪去向

2015-11-4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消息,北京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试点运行“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职能管理系统”一年间,综合运用二维码识别、数字成像、数字化存储等多项技术和设备,为每一件刑事案件涉案财物提供“专属电子身份证”,确保涉案财物去向的全流程清晰可查。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这套系统成熟后将在全市陆续推广。

     “将涉案财物放置于这个主操作平台上,完成拍摄、登记和信息录入,做好与公安部门对物品的交接。整个过程均由电子摄像监控。”在西城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办公室里,行政装备处处长李旭东正在演示系统运行过程。

     李旭东表示,该院的涉案财物储备箱柜分为大小不等200余个,储存的涉案财物小到纸片,大到高尔夫球杆、树杈等。每一样物品从进入检察院开始,就通过拍照留底、图片自动存储以及信息录入等方式生成二维码格式的专属电子身份证。“保管物品的每次出库、移转,都会生成清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给移送方、受案方和办案人员。”

     为确保存储间的安全性,门锁采用高强度自动化防盗门装置,进入则需要保管员用指纹通过“活体静脉流量识别门锁”的识别。为进一步保证安全,整个存储间实现了摄像头监控的全覆盖。

     西城检察院检察业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新华介绍,以前,西城检察院对于涉案财物的管理多采用人工录入涉案信息,并将涉案财物放置于货架上的管理模式。这就容易出现查找难、耗时长、阅读不易、难以共享等问题。新系统运用后,不仅具有保存信息量大、存储时间长的优势,更能减少涉案财物的物理损耗,明确每一件涉案财物的去向。

     李旭东表示,未来,希望能够将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延伸至法庭预审、出庭环节:通过三维影像模式,对涉案财物的数字化描述更加逼真,使得案件承办人在法庭预审、出庭环节不需要出示实体证物便可完成相关工作。此外,设立专属网络互联系统,为承办人提供相关信息的电子查询等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