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服装“身世”扫二维码就能追溯(图)

2015-9-19  

扫描进口服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它的“身世”

     解放日报 解放网讯 (记者 陈玺撼)上海致力打造的亚太地区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其实与百姓的距离并不遥远。今天,家住浦东森兰商都附近的市民便尝到“甜头”,在“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商铺内,翻起一件某知名品牌男士衬衫的吊牌,扫一下印在上面的二维码,就能查看其“身世”。

     “上千元一件的衬衫,买到假货就亏死了,更麻烦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途径去验明其真假。”博观(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陶凯坦言,进口服装是真是假,以前只能靠消费者自己对商家的信任,但现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不少消费者没有权威的查验渠道,就会认为商家的郑重承诺是“忽悠”,这样的氛围下,生意很难做。现在,用手机扫一下衣服上的二维码,有关这件衣服的原产地、贸易单号、提单号、国内购货人、报关号、报检号、产品质量符合性证明乃至运输中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存放过哪个地方等信息,全部一目了然。而且,这些信息全部来自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确保了公信力,使消费者买得更放心。对商家而言,其商品通过显示监管部门的检验信息,也如同监管部门对这些商品作出了保证。据悉,今年这一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还将扩展到上海自贸区内的玩具、电商等领域。

     监管部门也正从电子口岸网络的建设中获益。过去,由于在跨境物流中缺少全程监管的有效手段,口岸执法部门的抽查检验数量不断提高,甚至重复查验、抽检,但仍难彻底拦截、根除隐患。2014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在上海口岸检出了进口不合格货物3.04万批,不但增加了行政执法成本,还延缓了进出境贸易活动的物流周期。

     而近期,一个小小的芯片便解决了所有问题。今年9月4日,两箱废塑料完成装运前检验,准备从日本东京运往上海,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两箱货物关门时被加封了电子封识,当地装箱检验员用移动设备靠近一下封识,货物所在的集装箱号、电子封识号、检验证书号、经检验的代表性货物及装箱过程重要环节的影像电子信息立马被“吸”进了芯片。同时,这些数据也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了上海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

     据介绍,以前进口废物原料到港后,进出口两港共享的检验信息仅为一份《运往中国的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证书》,而进口废物原料来源渠道广,收集、分拣过程复杂,极易混入环境污染物、有害生物、病媒生物等不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物质,只有一份证书,如到港后不施以严苛的查验,会存在很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以前的老封识相比,电子封识的构造独特,几乎不可能复制;如遭破坏,芯片里的数据会丢失并警示监管部门。”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鉴定处唐巍介绍说,在这种高度安全的封识保护下,箱内货物数据的真实性也有了保障,现在货物还没到港,其实施装运前的检验信息就已经传来了,电子封识有没有被动过手脚也能在线监控。

     正是因为对到港货物的真实情况心知肚明,今年7月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始对来源于日韩等国家、装运前检验时加施电子封识的进口废物原料采取差别化检验监管,在质量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口岸检验检疫环节降低开、掏箱抽检量,提高查验放行效率,进而缩短货物物流时间,降低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